每日的晨光透过工作室的窗户,为我的萨克斯教学课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序幕,教室里不仅回荡着萨克斯深沉而富有磁性的旋律,还意外地融入了啦啦队员们活力四射的加油声,这突如其来的“伴奏”,让我的教学日变得格外不同寻常。
课程中,小李,一个对音乐充满热情却略显羞涩的学生,正努力地吹奏着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他的指尖在按键间跳跃,音符虽生涩却饱含情感,就在这时,一阵阵“加油!小李,你可以的!”的呐喊从窗外传来,原来是学校的啦啦队队员们在为即将举行的比赛进行彩排,他们的热情如火,瞬间点燃了整个空间,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青春的气息。
我停下手中的指导,望向窗外那群身着鲜艳队服、手持彩球的孩子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,我意识到,音乐与啦啦队的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——都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,对团队精神的深刻诠释,我灵机一动,决定将这股力量引入课堂。
“同学们,”我微笑着说,“让我们也来一场‘音乐啦啦队’吧!用你们的演奏为小李加油,让这份支持成为他前进的动力。”学生们闻言,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纷纷响应,教室里不再是单一的乐器声,而是加入了节奏明快的掌声和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的口号,与萨克斯的旋律交织成一首独特的乐章。
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音乐与体育的完美融合,在孩子们的脸上看到了坚持与梦想的光芒,这份意外的“教学插曲”,不仅让小李的演奏更加流畅自信,也让整个班级更加团结紧密,我拿起笔,在日记本上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——在音符与啦啦队的交响中,我找到了教学的韵律,那是一种超越技巧、直击心灵的共鸣。
夜深人静时,我再次翻开日记,那页上除了文字,似乎还回响着那天下午的欢声笑语和激昂旋律,这不仅是关于教学的记录,更是关于成长、关于梦想、关于团队力量的见证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