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懒洋洋地洒在萨克斯管上,金色的光泽与这不起眼的“塑料”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,我拿起这由树脂和黄铜精心融合的乐器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微妙的感觉——塑料,这现代文明的产物,竟也以这样的方式,与音乐交织在一起。
课堂上,我常以塑料制品的普及,比喻音乐传播的广泛性,学生们笑称萨克斯为“塑料之音”,但当我真正沉浸在乐声中时,那些关于塑料污染、环境压力的忧虑似乎都随着旋律飘散而去,音乐,如同一种净化,让这看似冷硬无情的材质也变得温润起来。
课后,我漫步在回家的路上,街角的小贩正用塑料袋包裹着新到的货物,我停下脚步,心中默念:“这小小的塑料袋,承载的不仅是商品,也是我们与萨克斯共通的‘轻便’与‘便携’。”
回到家,我翻开日记本,笔尖轻触纸面,记录下这平凡却又不凡的一天,塑料,这个时代的标签,在我心中不再只是环境的负担,它更像是一个隐喻——即使是在最不起眼的角落,也能奏出属于自己的旋律,为生活添上一抹独特的色彩。
我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待“塑料”——它不仅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,也是音乐与日常交织的奇妙纽带。
发表评论
日记本上的音符跃动,如同塑料乐器的另一面奏响的旋律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