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繁忙的都市一隅,我以萨克斯为笔,音符为墨,记录着每一个与学生们共同旋转的“二人转”,我想聊聊那场特别的课堂,它不仅是一场音乐教学,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融合。
阳光透过窗户,斑驳地洒在工作室的木地板上,我和小李,这位对萨克斯充满好奇却又略显拘谨的学生,开始了我们的“二人转”,我轻抚着萨克斯的金属身躯,仿佛在与老友对话,随即吹响第一个音符,那深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瞬间填满了整个空间,小李的眼神从最初的惊讶转为专注,仿佛被这旋律牵引着,缓缓步入音乐的世界。
我们从基础的呼吸法到复杂的乐句,每一个细节都不曾放过,我示范时,他总是瞪大眼睛,试图捕捉每一个微妙的动作;他练习时,我则在一旁细心观察,适时给予鼓励与调整,这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,更像是两个灵魂在音乐中寻找共鸣的过程。
最难忘的是那次即兴演奏,我们随意选了一段旋律,我吹响第一个音符,小李随即加入,两人的节奏起初还有些错落,但很快便在音乐的海洋里找到了彼此的节奏,那一刻,工作室里仿佛只有我们两人,萨克斯的音色与小李的投入交织成一首未完待续的乐章。
“二人转”不仅仅是一种东北的民间艺术形式,它在我与小李之间,成为了理解、信任与共同成长的代名词,每一次的练习,都是对音乐无限可能的探索;每一次的合奏,都是心灵深处的对话,在这小小的空间里,萨克斯的旋律与“二人转”的精神不谋而合——不在于形式,而在于那份纯粹的交流与共享。
我在日记本上轻轻落下这一天的记录,让这份特别的“二人转”成为我教学旅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。
添加新评论